近日,湘雅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敲黑板!一起看看2024年5月的科研成果吧~
以下成果根据湘雅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官网等整理。
胡建中/吕红斌团队在药物递送顶尖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文介绍鼻内递送小细胞外囊泡治疗脊髓损伤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胡建中教授、运动医学科吕红斌教授团队在脊髓损伤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鼻内递送小细胞外囊泡研究成果在药物递送顶尖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lF: 10.8;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以论著形式发表了题为“Intranasal delivery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specific subpopul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itigates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孙一、赵晋云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胡建中教授、吕红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该论文唯一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单位。
胡建中和吕红斌教授团队一直聚焦于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通过流式分选,获得具有血管生成优势的CD146+CD27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亚群,提取其sEVs。小动物活体示踪结果显示,鼻内递送的CD146+CD271+UCMSC-sEVs可有效到达小鼠脊髓损伤处,并能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小鼠血管生成和运动功能恢复;通过microRNA阵列分析,发现CD146+CD271+UCMSC-sEVs中存在多种microRNA富集,而miR-27a-3p是介导CD146+CD271+UCMSC-sEVs发挥促血管生成功能的关键分子。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CD146+CD271+UCMSC-sEVs的miR-27a-3p通过抑制DLL4的表达,在体外增强bEnd.3细胞的迁移和成管形成,同时在体内调控血管生成。本研究结果证实,CD146+CD271+UCMSC-sEVs通过miR-27a-3p/DLL4轴调控血管生成,鼻内递送CD146+CD271+UCMSC-sEVs可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富有前景的方式。
王锷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手术部主任王锷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综合类期刊《Nature Commsunications(自然通讯)》(中科院一区Top期刊,lF=16.6)以论著形式发表了题为“Sleep fragmentation exacerbates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promotingcopper overload in cardiomyocytes(睡眠碎片化通过促进心肌细胞中的铜超载加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王锷教授团队一直聚焦于心脑共病机制,尤其是睡眠障碍与心脏损伤的研究。最新的这项研究通过构建长达16周更契合人类睡眠障碍的小鼠睡眠碎片化模型,发现睡眠碎片化引发小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数量增加和功能亢进,导致更多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并作用于心肌,进而抑制VPS35的表达而阻碍ATP7A排出细胞内的铜离子,诱导心肌细胞的铜超载,最终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铜死亡和凋亡。交感神经结切除和铜螯合剂均可以减轻睡眠碎片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加重。王锷教授和陈娜博士的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脑心沟通机制,表明了靶向交感-铜代谢信号轴可能是改善睡眠障碍相关心肌损伤的新的治疗方向。
黄耿文团队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有望改写急性胰腺炎抗生素使用原则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全球普遍采用降钙素原指导急性胰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胰腺外科黄耿文教授团队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显示,在有发热症状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队列中,采用新型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作为指导方法,抗生素正确使用率预计可达到81.4%,较采用降钙素原方法的正确率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近日,黄耿文教授团队这一重要的临床研究论著“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instead of procalcitonin, could guide antibiotic usage in patients with febrile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而非降钙素原可用于指导有发热症状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外科学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国际外科学杂志,Q1,IF= 15.3)上发表。
高阳团队参与国际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并取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新突破
近日,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N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158.5)发表了国际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CheckMate 77T(一项在可切除的II-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进行的新辅助化疗+纳武利尤单抗与新辅助化疗+安慰剂治疗,继以进行手术切除和纳武利尤单抗或安慰剂辅助治疗的III期、随机、双盲研究)的研究结果。湘雅医院胸外科高阳教授团队深度参与了该研究,并受邀成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
非小细胞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隐匿,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免疫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并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对于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使用免疫治疗能否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仍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对于早期的NSCLC尽管有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但仍然有超过50%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并最终死于其所患疾病。改善这些患者的生存率的合理方法是根除微转移性疾病并使复发风险降至最低。在围手术期加入免疫治疗在降低手术难度,减少远处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方面有重要意义。Checkmate 77T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方案的选择与制定提供了证据,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标准诊疗指南的未来变革和更新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研究数据。高阳教授参与了该研究方案的制订与修订工作,在研究运行阶段按照既定研究方案规范管理入组患者,并向合作团队展现了国内研究中心良好的交流、沟通、手术、围术期管理及随访能力,积极保证整个研究入组及开展过程中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研究成文阶段参与撰写及校订工作。
邹望远/罗剑刚团队在神经科学期刊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与免疫)》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手术部邹望远教授/罗剑刚主治医师团队,在慢性疼痛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IRF7 overexpression alleviates CFA-induced inflammatory pain by inhibiting nuclear factor-κB activation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expression in rats(过表达IRF7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完全弗氏佐剂所致的大鼠炎性疼痛)”在神经科学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与免疫)》(IF:15.1)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手术部邹望远教授和罗剑刚主治医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蒋莎莎硕士、李正弈棋博士生和黄思渐主治医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手术部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慢性疼痛是指持续3个月以上的持续或间歇性疼痛,常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困扰。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12%~25%,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此项研究发现IRF-7基因在炎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持续低表达,过表达此基因能下调脊髓NF-κB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表达,从而调控中枢神经免疫反应,并显著改善大鼠的疼痛行为学。邹望远教授/罗剑刚主治医师的这项研究揭示了炎性疼痛新的发病机制,为其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吴芳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文章 揭示了情绪压力与肺癌免疫治疗抵抗密切相关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吴芳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IF:82.9)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pretreatment emotional distress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response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文研究结果提示情绪压力与肺癌免疫治疗抵抗密切相关,并创新提出了联合生物-心理因素(Psycho-biomarker)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模式。
当前,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也是肺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情绪压力在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并促进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但对其是否会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问题,尚缺乏临床研究证据。吴芳教授长期致力于肺癌精准诊治临床一线,依托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芙蓉实验室、肿瘤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肿瘤模型与个体化诊治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积极发挥运用我院多学科协作机制优势,牵头发起了全球首个探索情绪压力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STRESS-LUNG-1)。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一线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情绪压力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短、客观缓解率更低,疾病死亡风险更高,提示了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肺癌免疫治疗抵抗,团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合生物-心理因素(Psycho-biomarker)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模式。该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科学和社会价值。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2929-4
黎志宏团队最新综述:全面阐述生物纳米颗粒在肿瘤免疫调节领域的创新应用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肿瘤模型与个体化诊治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黎志宏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中科院医学一区,IF:46.20)上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biological nanoparticles as nanotherapeutics for tumor immunomodulation》的综述。
本文深入探讨了生物纳米粒子在肿瘤免疫调节领域的创新应用,着重分析了如何通过精巧设计与功能化改造,提升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文中详细描绘了肿瘤诱导的免疫微环境失衡现象,包括免疫抑制细胞的过度积累、关键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异常表达,以及特定代谢产物的免疫抑制影响。同时,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前沿应用,特别是在免疫调节药物传递中的独特优势与挑战。进一步地,本文阐述了通过细胞膜仿生纳米粒子策略来精准提升肿瘤靶向性和激活免疫反应的方法。这些创新策略不仅旨在有效对抗免疫逃逸机制,激活关键的免疫细胞,更致力于优化药物递送效率,从而为癌症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此外,文中还深入探讨了生物纳米粒子如何通过模拟自然生物成分、增强抗原呈递、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及阻断关键免疫检查点等机制,实现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精准调控,进而显著提升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这不仅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方向。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3CS00602F
邹方文团队与唐懿芳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原创研究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科邹方文团队与麻醉科唐懿芳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IF=37.3)上发表了题为circ_PPAPDC1A promotes Osimertinib resistance by sponging the miR-30a-3p/ IGF1R pathwa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原创研究。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s,可有效靶向EGFR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FLAURA试验证实了EGFR阳性NSCL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 然而,最初对奥希替尼有反应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约为18.9个月,二线治疗后,他们通常在约10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circRNAs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化疗耐药和EGFR-TKIs耐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深入研究circRNAs在NSCLC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可以揭示癌症发展和耐药性的分子基础,为NSCL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该研究首次发现,通过将miR-30a-3p海绵化为活性IGF1R/PI3K/AKT/mTOR通路,circ_PPAPDC1A在具有奥希替尼耐药性的NSCLC中显著上调并发挥致癌作用。circ_PPAPDC1A可作为具有奥希替尼耐药性的NSCLC患者的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circRNAs的研究及其在NSCLC奥希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随着对circRNA复杂调控功能的理解不断加深,它有可能揭示新的策略,以提高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克服NSCLC患者的耐药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对于充分利用circRNA的临床意义至关重要。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15012/
肖煜东团队在放射学领域顶级期刊《Radiology》发表原创性论著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肖煜东副研究员课题组在放射学顶级期刊《Radiology》(中科院1区,Top 1,IF=19.7)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Prolifer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Pretreatment CT: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Outcomes after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具有良好诊断性能的评分预测模型,可用于术前无创识别增殖型肝细胞癌。根据该模型,接受经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增殖型肝癌患者较非增殖型肝癌患者客观反应率更低,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更短。该模型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并可作为改善患者风险分层和指导未来治疗决策的工具。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48/radiol.230457
黎志宏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无线光源应用于体内深部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肿瘤模型与个体化诊治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黎志宏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中科院医学一区,IF:19.40)上发表了题为《Wireless sequential dual light delivery for programmed PDT in vivo》的原创性论著。
本文以克服深部肿瘤光动力治疗的难题为出发点,设计了可植入的无线光源,从而实现了体内深部肿瘤中光敏剂的激发;构建了程序化响应的纳米探针,从而提高了对光敏剂释放和激活的控制效率。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实验,从而预测了实验关键参数并且优化了治疗方案。总之,本研究是交叉学科的一次应用创新,融合了生物纳米技术、无线电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模拟技术,为深部肿瘤的光动力治疗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且易于转化的新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4-01437-x
毛新展团队在《ACS NANO》杂志发表了利用人血清白蛋白递送含氟四价顺铂前药实现有效的骨肉瘤治疗的研究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毛新展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肖海华研究员团队,合作在《ACS NANO》(IF=17.1)上发表了题为Endowing Pt (IV) with Perfluorocarbon Chains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Encapsulation for Highly Effective Antitumor Chemoimmunotherapy的原创研究。
作者通过用全氟碳链对顺铂进行轴向改性,制备了一种铂(IV)前药,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诱导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化疗铂药的一个关键限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发现该铂(IV)前药是由于其在内质网中积累并产生活性氧化物从而诱导肿瘤细胞产生ICD效应。随后作者使用人血清白蛋白将铂(IV)前药封装成纳米粒子,增强了其药理学特性,使其能够选择性地积累在肿瘤组织中,并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观察到了对骨肉瘤的强烈抑制效果。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展示了白蛋白包裹的轴向全氟碳链改性的铂(IV)前药作为一种化疗-免疫联合疗法在骨肉瘤和可能其他类型癌症治疗中的潜力。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nano.4c01352
王亚平课题组研究揭示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参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分子机制
近日,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王亚平教授和杨林主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陈凯博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derived from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duces Allodynia via the Crosstalk between Microglia and Astrocyte”被精神神经科学领域(PNIRS)著名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以论著形式在线发表(JCR1区,IF 15.1),该原创性研究首次揭示了带状疱疹患者脑脊液(PHN-CSF)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表达升高,并通过启动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进而参与和影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
PHN是一种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约有30%的人感染过带状疱疹病毒,其中5%至30%的患者将最终发展为PHN。PHN患者表现为在皮损处出现难以忍受的持续性剧烈疼痛,且目前临床一线治疗药物的疗效不佳,进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首先收集PHN和非疼痛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对照组)脑脊液样本,并检测BMP4及拮抗蛋白Noggin的水平,及其与PHN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关系。鉴于BMP4在不同种属之间高度的序列保守性(人和大鼠之间具有96%的同源性),课题组以非疼痛患者的脑脊液标本作为参照,进一步检测鞘内给予正常大鼠PHN-CSF后的疼痛行为学、神经胶质细胞活性、极化水平、铁代谢状态、促/抗炎能力的变化特点,并探索下游信号SMAD159和STAT3的磷酸化规律;在离体模型中,课题组验证了分别拮抗BMP4及下游信号STAT3对PHN-CSF及BMP4激活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的干预作用;课题组通过鞘内给与氯磷酸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预先清除小胶质细胞,进而阐释PHN-CSF所致神经痛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互作关联。
本研究发现:1) PHN-CSF中BMP4水平升高,并与疼痛持续时间呈正相关;2)相比于鞘内注射对照组脑脊液引起的中度疼痛和小胶质细胞活化,鞘内给予PHN-CSF会加重疼痛的严重程度,并引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3)与对照组脑脊液不同,PHN-CSF会引发小胶质细胞增殖和促炎转化,增强储铁状态,并可能通过磷酸化 SMAD159和STAT3信号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4)体外阻断STAT3信号可减轻BMP4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GFAP和IL-6表达;5)拮抗BMP4 信号可减轻PHN-CSF产生的痛觉过敏、小胶质细胞增殖和极化失衡,增强细胞内铁释放,并通过阻断SMAD159和STAT3信号的激活减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6)清除小胶质细胞能有效抑制PHN-CSF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内源性BMP4表达升高和炎症过负荷,提示在慢性疼痛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是内源性BMP4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首次揭示PHN-CSF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复杂调节机制。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89159124003957?via%3Dihub
黎志宏团队最新综述:全面阐述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治疗增敏中的应用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肿瘤模型与个体化诊治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黎志宏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中科院医学一区,IF:13.30)上发表了题为《Enhancing X-Ray Sensitization with Multifunctional Nanoparticles》的综述。
该研究不仅聚焦于纳米颗粒作为放射增敏剂的直接效用,还深入探讨了其与化疗、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的协同作用,并且展示了纳米颗粒在结合光动力/光热治疗、成像、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方面的广泛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不仅能优化肿瘤局部的辐射剂量以提升治疗效率,更能在治疗过程中有效保护周边健康组织。这一发现充分展现了纳米颗粒在放射治疗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及其潜力。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400954
朱威宏团队发文揭示溶酶体质控在衰老和疾病中的关键作用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亚专科朱威宏教授团队在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杂志(IF=13.3)在线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lysosomal quality control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against aging and diseases”的综述。
溶酶体是真核细胞内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对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溶酶体质控Lysosomal quality control (LQC)是指通过溶酶体生物合成、再生、分裂、融合、周转、溶酶体自噬、外排以及膜渗透性和修复等不同过程来维持溶酶体数量、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机制。LQC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精密分子网络的调控,在维持细胞内溶酶体网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讨论了LQC的过程及其在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LQC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退行性骨骼肌肉疾病、代谢性疾病、癌症和传染性疾病中的新发现,提出了针对LQC的新型治疗策略在临床转化和应用的亮点和遇到的挑战,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方向。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med.22047
罗红团队在英国医师协会会刊QJM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罗红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IF:13.3)在线合作发表题为“A nonsense mutation PARN (c.382C>T) in a patient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的研究型Letter。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红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晨宇博士、湘雅二医院柳律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项目支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普通间质性肺炎为改变的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该病常起病隐匿,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乏力、消瘦、厌食,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少数人有关节痛,刺激性干咳伴少量黏痰,可有黄痰及血痰,进行性低氧血症,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而致死。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呈不可逆性进展,早期诊断困难,目前亦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因此预后极差,故而其分子靶点及发病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对既往入住湘雅二医院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全外显子测序,鉴定一个新的PARN基因无义突变PARN variant (NM_002582.3: p. Arg128*/c.382C>T),该变异可能导致编码氨基酸精氨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人类PARN基因位于16p13.12,编码mRNA 3'-外核糖核酸酶的多聚(A)尾部,其与mRNA5'帽子结构相互作用被认为可以促使mRNA降解。PARN突变可以干扰TR生物发生和稳定性的必要后续步骤。从而导致包括先天性角化不良(DC)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特发性肺纤维化等不同疾病表型。
全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qjmed/advancearticle/doi/10.1093/qjmed/hcad206/7265412.
李荣/刘德良团队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固有免疫反应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团队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Gut Microbes》(IF=12.2)在线发表了题为“M2 macrophages participate in ILC2 activation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的原创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常见胃病相关,其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该研究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上调巨噬细胞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诱导M2极化,极化的巨噬细胞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进而激活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介导的2型免疫反应。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固有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提出潜在的治疗靶点。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9490976.2024.2347025
李仕晟团队在《Biomaterials Research》期刊上发表应用于肿瘤治疗的CRISPR/Cas9生物材料递送载体的研究新进展综述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研究室团队在生物材料顶级期刊《Biomaterials Research》(IF=11.3)在线发表了题为“Biomaterial-Based CRISPR/Cas9 Delivery Systems for Tumor Treatment”的综述文章。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率性,已被研究应用于各种人类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涉及多种基因修饰的肿瘤疾病。目前,CRISPR/Cas9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着一些重大的挑战,其中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优化CRISPR/Cas9的递送载体。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生物材料具有多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和高递送效率,在构建CRISPR/Cas9的非病毒递送载体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综述,首先详细介绍了CRISPR/Cas9系统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然后,介绍了CRISPR/Cas9的递送形式,并比较了CRISPR/Cas9的几种递送载体。同时重点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生物材料用于递送CRISPR/Cas9的特点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的治疗上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生物材料用于递送CRISPR/Cas9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原文链接:https://spj.science.org/doi/10.34133/bmr.0023?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20%200pubmed
周建松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周建松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JCR 1区,IF: 11.3)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bnormal energy metabolism, oxidative stress, 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depressed adolescents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 targeted metabolite analysis”的原创性论文。
该研究发现,基于UPLC-MS /MS的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48种代谢物与健康对照有显著差异,这些代谢物涉及能量、氧化应激、氨基酸、脂肪酸和脂质代谢。另外,还发现丙酮酸(pyruvate)、苹果酸(malic acid)和亚油基肉碱 (linoleylcarnitine)是诊断青少年MD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最后,我们还发现抑郁症状与肌酸和部分氨基酸呈负相关,童年期虐待与部分脂肪酸、异柠檬酸和酰基肉碱呈负相关,与4-羟脯氨酸呈正相关,这为从生活早期不良环境的远端因素探索青少年症患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证据。这项研究为青少年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提高对青少年MDD发病机制的认识,帮助诊断和治疗。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5178124000805?via%3Dihub
李江团队在《CHEST》发表文章揭示了心外膜脂肪组织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及患者临床事件发生风险预测中的作用
近日,中南大学心血管内科肺血管亚专科主任李江教授在国际呼吸领域顶级权威期刊《Chest》(IF 10.1,中科院1区)上正式发表了题为“心外膜脂肪组织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Impact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on Right Cardiac Function and Prognosis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的原创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心外膜脂肪组织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及患者临床事件发生风险预测中的作用。
JITC|龙鑫淼/武明花/刘庆等发现一类新型免疫抑制细胞并提出靶向CMV的新型TCR-T细胞免疫疗法
近日,基础医学院武明花/刘庆/陈帅/杜鹏合作团队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IF=10.9)在线发布了题为“ScRNA-seq reveals novel immune-suppressive T cells and investigates CMV-TCR-T cells cytotoxicity against GB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CMV感染的GBM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图谱,明确了在GBM中存在一群新的免疫抑制性T细胞,并评估了靶向CMV的TCR-T细胞疗法对GBM生长的抑制效应。
长期以来,有关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索其内在的蛋白分子驱动途径上,治疗的重点也放在肿瘤细胞本身。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作为一种外在驱动因子,在GBM组织中具有特异性激活和表达促肿瘤相关蛋白的能力,然而,CMV感染如何促进GBM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
该研究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发现CMV感染的GBM中存在一群特异性的CD68+SOX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令人惊奇的是,有CMV感染的GBM组织中,肿瘤细胞与CD68+SOX2+ TAMs和各种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均聚集到一群新的抑制性T细胞亚群,即FXYD6+ T细胞,而不是FOXP3+Treg细胞,且其与PD-1/PD-L1抑制剂/抗体的治疗效果不佳密切相关,而CMV感染在GBM患者中的普遍性(约60%)从某种程度也能解释GBM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抗体疗效令人不满意的原因。基于此,作者又进一步联合单细胞免疫转录组学scTCR/BCR技术获得靶向CMV的TCR-T序列并研发了针对CMV的TCR-T细胞免疫疗法,并证实了该疗法对小鼠颅内肿瘤的杀伤作用。该研究靶向CMV的TCR-T细胞免疫治疗的策略为GBM患者诊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路婵团队研究成果在国际环境健康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
近日,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系路婵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Children's food allergy: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and antibiotic use across critical developmental windows”在国际环境健康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3.6,JCR Top 5%,中科院1区TOP)以Research Paper发表。
食物过敏是一种特定的免疫反应,在接触到特定食物后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水肿、胃肠道症状、呼吸问题和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后者可能具有潜在的生命危险。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食物过敏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儿童中尤其普遍。以往研究表明,除了食物过敏原和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室内环境和抗生素使用也可能影响食物过敏的发生。然而,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室外环境,对室内环境及抗生素使用对食物过敏的影响研究较少,且缺乏抗生素与室内外环境交互作用对食物过敏的影响证据。
本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展,以8689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了儿童食物过敏与不同时间窗口室内外环境因素和抗生素暴露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吸入颗粒物(PM10)暴露,特别是生后早期工业空气污染物(SO2)暴露,能够显著增加儿童食物过敏风险,其中鸡蛋、牛奶或其他类型食物过敏原导致的风险更为显著。此外,室内环境因素,如环境烟草、新家具、装修、潮湿相关过敏原以及植物(尤其是非开花类植物)暴露与儿童食物过敏风险显著正相关。研究还发现,除水果/蔬菜过敏外,出生后早期阶段抗生素暴露与所有类型的儿童食物过敏风险密切相关。该研究对于理解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早期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基于该研究的早期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彭松绪课题组揭示了与慢乙肝儿童患者临床治疗结局相关的关键因素
近日,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彭松绪课题组联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开展了有关慢乙肝儿童治疗相关结局的系列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近期陆续发表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IF:7.6)、BMC Medicine(IF:9.3)、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IF:12.7))等期刊上。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当感染发生在婴儿期时,慢性化率高达90%,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需要长期持续用药。由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药物应答程度不同,且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故早期识别应答者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彭松绪课题组针对慢乙肝儿童的抗病毒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致力于为提高慢乙肝儿童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相关线索和方案。
刘春宇团队在《科学》合作发文绘制人脑发育调控图谱
近日,《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人类大脑发育过程中基因、异构体和剪接调控的跨祖先图谱(Cross-ancestry atlas of gene, isoform, and splicing regulation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brain)”的研究论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宾州大学)Michael J. Gandal教授和中南大学刘春宇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跨人群、跨发育阶段的基因调控资源库,为揭示复杂的神经发育和精神障碍的遗传根源提供了发育和细胞类型信息。该研究发现基因表达遗传性在发育过程中下降,可能反映了细胞异质性的增加和神经元成熟的内在特性。尤其在妊娠中期,同种异构体水平的调控介导了最大比例的GWAS遗传性。通过共定位分析和全转录组关联研究(TWAS),研究团队确定了与五种神经精神障碍相关的约60%的GWAS基因座的可能机制,超过了之前在成年脑中的发现。研究还发现常见和罕见变异关联的趋同现象,包括在精神分裂症风险基因SP4中发现的一个隐蔽的剪接事件。最后,将基因和异构体共表达网络中的结果置于背景中,揭示了发育和疾病中转录组调控的全面图景。
同日,《科学》还在线发表了题为“人类新皮层发育过程中异构体的多样性揭示了神经精神障碍的风险机制(Developmental isoform diversity in the human neocortex informs neuropsychiatric risk mechanisms)”的研究论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Luis de la Torre-Ubieta及Michael J. Gandal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刘春宇教授为合作作者。研究人员通过使用第三代长读序列技术,在组织和单细胞水平上对人类新皮层的全长转录组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214516种不同的亚型,其中72.6%是之前未被注释的新亚型,并且预测了92,422种可能的蛋白质形式。该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大脑新皮层发育中的亚型多样性,揭示了神经发育障碍(NDD)的潜在机制,为探索与这些疾病相关的罕见遗传变异提供了机会,也为脑发育障碍的分子基础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据悉,刘春宇-陈超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人脑多组学调控与精神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脑多组学的调控网络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治疗反应以及相关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发展相关生物信息算法和人脑类器官模型开发等。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美国NIH等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Molecular Psychiatr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顶尖杂志上。
梁德生团队在新型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又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梁德生教授团队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12a(Cas12a)核酸检测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题为“基于单链DNA修饰CRISPR RNA的Cas12a一步法灵敏、可视化的检测新冠病毒(Sensitive and visual detection of SARS-CoV-2 using RPA-Cas12a one-step assay with ssDNA-modified crRNA)”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分析化学学报》(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发表。
本研究中,梁德生教授团队深入探索单链DNA修饰crRNA介导的Cas12a一步法核酸检测的反应机制,并将该方法拓展至RNA病原体的检测。机制研究发现,修饰crRNA在一步法反应中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是由于其3’末端添加的DNA减弱了Cas12a-修饰crRNA复合物与目标DNA的亲和力,导致Cas12a顺式、反式剪切活性的降低,这种改变使得Cas12a减少了对目标DNA的剪切,一步法反应有更多的目标DNA得以扩增和积累,最终提升了检测能力。此外,通过对检测体系的全方位优化,研究人员成功将该方法应用于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达到5 aM,并可在紫外灯下可视化观察结果。临床标本试验中,该方法检测40例新冠病毒标本与荧光定量PCR的结果一致性为97.5%。
CasDOS检测新冠病毒工作流程及其反应机制示意图
该研究阐明了单链DNA修饰crRNA介导的Cas12a一步法核酸检测技术的反应机制,为解决一步法反应中等温扩增和CRISPR检测之间的不兼容性问题提供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该研究进一步拓展了CasDOS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可视化的新冠病毒检测体系。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326702400494X
生命科学学院等合作揭示节律分子RORA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湘雅医院合作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节律分子RORA通过抑制PD-L1表达增强黑素瘤免疫监视(The Circadian Clock Component RORA Increases Immunosurveillance in Melanoma by Inhibiting PD-L1 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关键节律分子RORA与抗肿瘤免疫相关,RORA激活通过抑制PD-L1转录增强了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揭示了DEAD-box解旋酶家族成员DDX3X可以与HDAC3竞争结合RORA并上调PD-L1表达,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的分子机制。同时,该研究提出了RORA激动剂川陈皮素联合CTLA4抗体协同抑制黑素瘤生长的新策略。
在本项研究中,作者首先利用自测与公共数据库分析发现关键节律基因RORA与黑素瘤免疫相关,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RORA在黑素瘤细胞、组织中显著低表达,并发挥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依赖的抗肿瘤生长作用。机制研究表明,RORA通过与CD274启动子上特定位点结合,抑制了PD-L1的转录表达,并通过负调控PD-L1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该节律分子通过招募HDAC3形成抑制复合体调控PD-L1的转录表达,相反,DEAD-box解旋酶家族成员DDX3X与HDAC3竞争结合RORA,其过表达促进RORA从抑制复合体及CD274启动子上释放,从而增加PD-L1的转录表达,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在治疗方面,本研究首次提出RORA激动剂川陈皮素(nobiletin)联合CTLA4抗体协同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案。总之,这项研究阐明了节律分子调节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表明RORA是改善黑素瘤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的潜在靶点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梁德生团队在CAR-NK细胞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梁德生教授团队在国际高质量学术期刊《MedComm》上发表了嵌合抗原受体(CAR)-NK细胞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题为“iPSC-derived NK cells with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CAR19 and IL24 at the multi-copy rDNA locus enhanced antitumor activity and proliferation”(在多拷贝rDNA位点定点整合CAR19和IL24的iPSCs衍生NK细胞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和增殖能力)。
该研究以rDNA区作为多重治疗基因定点整合的安全位点,采用非病毒方式首次将IL24与CAR19联合应用于NK细胞工程化改造,提升了iNK细胞的靶向杀伤能力,为CAR-NK细胞治疗策略开阔思路;同时发挥iPSCs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性,在体外建立更为安全高效的分化和扩增平台开发“现货型”细胞免疫疗法,具有异体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转化潜力。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co2.553
赵岳涛课题组开发新型仿生光热免疫刺激纳米药物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岳涛课题组在国际期刊《纳米生物学技术杂志》(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10.2)在线发表题为“仿生纳米药物阻断CD73抑制腺苷并与光热刺激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响应(Biomimetic nanodrug blocks CD73 to inhibit adenosine and boost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synergically with photothermal stim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仿生光热免疫刺激纳米药物,通过光热效应和抑制CD73蛋白协同促进抗肿瘤免疫响应,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肿瘤的光免疫治疗方向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肿瘤免疫治疗面临响应率较低的问题,由三磷酸腺苷(ATP)经细胞表面蛋白CD73分解生成的腺苷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产生强的抑制效应,通过抑制CD73阻断腺苷的产生可以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光热治疗(PTT)是通过光热效应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诱导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引发死亡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可以有效地促进免疫响应。基于上述原理,赵岳涛课题组将CD73抑制剂5′ -(α,β-亚甲基)二磷酸-腺苷(AMPCP)和光热剂黑磷量子点(BPQDs)封装在壳聚糖纳米凝胶中,并在壳聚糖纳米凝胶表面包覆了肿瘤靶向性适体AS1411修饰的红细胞膜(EM),成功构建了具有腺苷调控功能的仿生光热免疫纳米药物AptEM@CBA。通过AS1411引导下的主动靶向和EM赋予的长血液循环时间,促进了纳米药物在肿瘤位点的富集。光热治疗可促进免疫激活,同时,通过释放AMPCP阻断CD73的腺苷生成途径,减轻腺苷对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损伤,并抑制调节性T细胞(Tregs)、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功能,从而协同刺激T细胞活性。CD73阻断与PTT的结合,不仅能抑制原发性植入肿瘤的生长,还激发了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响应,抑制远端肿瘤的生长。
陈超团队在神经精神障碍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超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Science)子刊上在线发表2篇研究论文。从性别差异,评估转录组数据的细胞去卷积方面为理解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新视角。
陈超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精神障碍患者死后大脑样本的转录组性别差异(Transcriptomic sex differences in postmortem brain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来自PsychENCODE联盟的2160例精神分裂症(SCZ)、双相情感障碍(B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死后成人大脑样本的转录组学数据。单个基因水平发现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基因表达改变普遍大于男性患者,基因共表达网络水平上发现女性SCZ、BD和ASD相对于男性患者有更高比例的共表达模块呈现出明显的连接度改变,女性的转录组负担中与免疫和神经突触相关通路的基因(如SCN2A、FGF14和C3)比男性更加富集。该研究不仅在精神障碍的背景下解释了男性和女性在转录组功能障碍上的差异,而且将免疫和突触相关通路与这些性别差异联系起来,增加了性别影响精神障碍机制的理解。
同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评估样本水平的细胞去卷积方法对人类大脑转录组数据的性能和应用(Evaluating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of sample-wise cell deconvolution methods on human brain transcriptomic data)”的研究论文。陈超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利用组织水平的RNA测序(RNA-seq)、单细胞/细胞核(sc/sn)RNA-seq和免疫组化的样本匹配数据对九种去卷积方法进行了评估,发现dtangle在估计细胞比例方面表现最佳,而bMIND在估计基于样本的细胞类型基因表达方面表现最佳。去卷积后分析的eQTL(Decon-eQTL)比单独的组织或单细胞eQTL更能解释精神分裂症的GWAS遗传性。此外还利用去卷积数据研究了与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和大脑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该研究结果在组织水平和单细胞数据中得到了复制,为去卷积数据在多种脑部疾病中的生物学应用提供了范例。
罗志勇团队发现并揭示ASS1抑癌新机制
近日,《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志勇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并揭示ASS1抑癌新机制的最新成果。该研究论文题为“ASS1通过调节PHGDH的稳定性和丝氨酸的从头合成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进展(ASS1 inhibits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regulating PHGDH stability and de novo serine synthesis)”。该研究率先发现抑癌蛋白ASS1的首个直接互作蛋白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该蛋白为丝氨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第一个催化反应且是唯一的限速酶,ASS1通过诱发PHGDH泛素化降解导致丝氨酸合成受阻,进而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生长。
彭利军团队在GUT MICROBES杂志发表最新成果
近日,永兴集团app附属儿童医院彭利军教授在GUT MICROBES杂志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题为《Effects of Prevotella copri on insulin, gut microbiota and bile acids》,的论文(影响因子12.2分)这篇论文研究了普雷沃菌属(P. copri)对胰岛素、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P. copri与儿童肥胖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粪便微生物移植实验揭示了P. copri对肥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 copri移植增加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增加了主要胆汁酸和熊去氧胆酸的含量。此研究首次证明了P. copri与儿童肥胖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其对肥胖代谢的影响机制,为深入了解肥胖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研究还指出P. copri在肥胖小鼠中引起了胰岛素抵抗,增加了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紊乱风险。这些发现对于探讨肥胖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26129/
李昱堃/张娟团队发现ESM1增强卵巢癌中的代谢重编程和血管拟态的潜在机理
近日,永兴集团app附属株洲医院院生殖中心李昱堃、张娟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中科院1区,IF: 37.3)发表题为ESM1 enhances fatty acid synthesis and vascular mimicry in ovarian cancer by utilizing the PKM2-dependent Warburg effect within the hypox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
低氧肿瘤微环境是促进卵巢癌(OC)患者代谢重编程和血管拟态(VM)的关键因素。ESM1是一种分泌蛋白,在OC的增殖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ESM1在OC患者缺氧微环境中代谢重编程和VM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该研究结果表明,缺氧通过HIF-1α的转录诱导ESM1表达上调。ESM1是PKM2和UBA2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促进PKM2的SUMOylation修饰和二聚体的形成。这一过程促进PKM2的核易位并磷酸化STAT3。这些分子事件有助于促进OC Warburg效应和VM。此外,研究发现,紫草素可以有效抑制ESM1和PKM2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PKM2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OC的Warburg效应、脂肪酸合成和VM。综上,缺氧通过HIF-1α的转录调控增加ESM1的表达,促进PKM2 SUMOylation修饰诱导二聚化,从而诱导OC Warburg效应和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