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治身,文学治心;医学救人,文学救世。基础医学院为丰富全院师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全院师生的文学素养,5月7日晚湘雅医学院前栋四楼学术报告厅迎来了医学与文学的碰撞——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教授特意为湘雅医学院师生带来了名为“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从病痛中升华的文学经典”的演讲。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秦晓群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院长肖献忠、副院长罗自强、吴晓英、文建国、蔡继峰、殷刚,中南大学青年科协生物医学部负责人熊炜教授出席了此次讲座。

不同于以往,本次讲座并非医学或科研主题,而是人文内容。借用基础医学院青年科协主席殷刚教授的一句话,此次讲座实为“医学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交流”。艺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美”这个层面上,医学也恰恰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的学科,“一台漂亮的手术”契合了医学通往艺术的桥梁。杨雨教授的讲座得到了湘雅医学院师生的热烈响应,听众挤满了整个过道,讲座后还持续了长达30余分钟的互动与问答。

医学与文学的交流并不多见,杨雨教授巧妙的比喻文学院与湘雅医学院的关系是“我住‘湘江’头,君住‘湘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湘江’水。”在这场专门为湘雅医学院师生准备的讲座中,杨教授坦言,美与死亡是文学的两大主题,没有病痛题材就少了文学史的半边天。正所谓“多情自古原多病”,讲座中列举了白居易患白内障后所作的“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以及杜甫耳聋后感伤“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听众们饶有兴趣地品味着这些贴近医学生的文学实例。疾病给诗人带来的独特心理引发了他们对人类苦难的悲悯,因此,一己之悲升华为全人类的共鸣,即“以一己之情感通于万众之情感”。通过引用史铁生的文字,杨教授向听众展示了作者从疾患后的沉沦到人生反思的过程。“诗穷而后工”,既然疾病无法避免,那么就承担起为全人类创作的使命,所以产生了杨雨教授“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的演讲命题。

秦书记在讲座后的总结中幽默地说:“每个人都有过文学青年的时代。”热烈的互动提问证明此次讲座确实激起了在场听众对诗歌的兴趣以及对文学的情怀,大家都希冀借助文学来更好地感受生活,体悟世界。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生才会是最好的医生,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中,杨雨教授建言同为最神圣职业的医学与文学应该增进交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据悉,本次讲座为湘雅百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中南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南大学青年科协生物医学部、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主办,基础医学院青年科协承办,基础医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办公室协办。

杨雨教授简介:

杨雨(1974—),女,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1992年毕业于长郡中学;同年直升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1996年获学士学位,同年直升该校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主攻方向为唐宋词研究及批评,2001年获博士学位。精通法语、英语等多门外语,2004年获法国政府资助赴法国进修。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南大学升华学者育英计划、中南大学首届杰出青年人才。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主任。已出版《宋词的女性意识》、《传播学视野下的宋词生态》、《网络诗歌论》、《莫道不销魂——杨雨解密李清照》、《侠骨柔情陆放翁——杨雨讲述传奇陆游》、《唐宋名士潇湘情》、《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唐宋词经典——杨雨如是说》、《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多少事欲说还休——杨雨讲述李清照》、《纳兰性德诗词》等著作;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获多项科研、教学奖励。2007年在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世说新语》栏目主讲十五集“李清照”,2009年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栏目主讲十二集“千古名士潇湘行”,2011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侠骨柔情陆放翁”、2012年在《百家讲坛》主讲“纳兰心事有谁知”,2013年在《百家讲坛》主讲“端午时节话屈原”, 2013至2014年在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担任“大学士”点评专家等。

上一篇:湘雅医学院2012级举办“唱响百年湘雅,实现中国梦想”合唱比赛

下一篇:湖南第二届国际妇科肿瘤论坛开幕 妇科肿瘤治疗或将进入“靶向时代”

常用链接

版权所有 永兴集团app - 永兴集团app最新版  

办公室电话

电话:0731-82650001  网址:xysm.csu.edu.cn
湘ICP备05005659号-1 湘教QS3-200505-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