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王海南)赵子进是湘雅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013年6—7月,他在美国耶鲁大学耶鲁纽黑文医院(Yale-New Haven Hospital)神经外科进行了短期学习交流。12月12日,他向记者讲述了几件难忘琐事。
6月25日下午,美国耶鲁大学纽黑文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教授Dr. Duncan的门诊室里,一位刚做完手术的脑肿瘤患者履约前来,接受医生的病情询问。我是Duncan医生指导的实习医生,当时在他身旁观摩。
房间里,他与患者两人并肩而坐,中间并没有隔着办公桌。他们一起交谈疾病变化、手术恢复等情况,偶尔还谈及工作与生活,看起来像是朋友的重逢而不是医生与患者。半个小时过去了,Duncan医生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用美国人特有的幽默而亲切的话语,耐心地询问病人的病情,回答病人的提问。那一刻,我深受触动:相形之下,国内医生接诊患者可谓“应接不暇”,交谈时间只能花区区三五分钟,时间短暂而紧迫,容易形成医患关系障碍的隐患。所以,如何重塑医生与患者的对等地位,强化两者间的沟通值得医生们思考。
Duncan医生与患者的交流继续着,谈话的间隙,能听到墙上挂钟的走秒声。病人也感受到了医生的真挚关爱,门诊室内竟充满温情的气氛。这一幕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中,原来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也可以如此和谐。(图右为赵子进)
7月10日,另外一位脑肿瘤患者的手术要开始了,我为患者做了备皮处理。所谓备皮,就是在手术的相应部位剃除毛发并进行体表清洁。按照总住院医生的吩咐与患者的要求,我仅仅对患者的手术部位的局部毛发进行了剔除。这一点跟国内显然又不同,因为国内医院里的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时,几乎都要剃光头。大部分人还是持“保留治愈疾病第一”的观念。
总住院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让患者尽可能保持原来的发型,尽可能小的影响外观。因为光头对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而言,往往会难以接受,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可能造成对手术的焦虑甚至恐惧症。诚然,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应该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不光是治好病,患者的心理修复、社会正常生活的回归都应该是医生所考虑的,这才更加人性化。
手术中,我又在总住院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仔细而认真地切开脑皮,严格地注意切片的方法和切皮层次。手术结束后,在关颅缝皮时,他又督导我做好每一个进针、出针的动作,而不是简单的缝上即可。他告诉我:手术中的每个细微环节都要做好,一针一线都要做到“perfect(完美)”。总住院医生对手术操作要求的严谨、规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手术结束了,病人要送回病房,我也立刻放松下来了,因为按照国内的习惯,配合手术的医生到这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于是,我潜意识地准备离开休息。此时,总住院又叫住了我,让我陪同病人回房。我又不是管床医生,竟然还要求我也要送病人?看出我的不解,他耐心地解释说,“虽然你只是实习医生,但是你参与了大部分的手术,一是你了解患者手术前后的情况,便于及时处理可能的意外,二是做为手术医生,你有责任和义务照顾患者直至回到病房……”
在我近两个月的学习中,这些事无疑只是些小事,但从中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回国后,我常常想,将来要做好一名医生,除了在临床技术上过硬外,要树立病人至上的理念,体贴病人的痛苦,并转化为与病人和谐平等相处的态度,更是医生救死扶伤的重要内涵。